佛游天竺记考释
本书简介:
《佛游天竺记考释》岑仲勉著,不分卷,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本。《佛游天竺记考释》是对《佛国记》的注释。《佛国记》东晋法显撰,一卷,是佛教传记,又称《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传记》,东晋高僧法显(山西襄丘人),二十岁时接受比丘戒。他在研习经文时,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前往印度求经。晋安帝隆安三年(399),相邀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沿河西走廊西行,历经六年才到达印度中部,又逗留六年,后用三年归返,义熙八年(412)夏回到广州。前后共用十五年,途经三十国,这在佛教史上是少见的。为详述此番经历,他在义熙十二年(416) 著成《历游天竺传记》一卷。成为中国古代**部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斯里兰卡等国风土人情、佛教发展的游记著作,是研究古代印度诸国历史、宗教、地理的重要资料。《佛游天竺记考释》是岑仲勉是民国期间对这一名著的研究考释,因其见识之广博,发现和研究问题之大胆与精细,见解独到,此书获得较高的学术评价。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佛游天竺记考释》岑仲勉著,不分卷,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本。《佛游天竺记考释》是对《佛国记》的注释。《佛国记》东晋法显撰,一卷,是佛教传记,又称《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传记》,东晋高僧法显(山西襄丘人),二十岁时接受比丘戒。他在研习经文时,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前往印度求经。晋安帝隆安三年(399),相邀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沿河西走廊西行,历经六年才到达印度中部,又逗留六年,后用三年归返,义熙八年(412)夏回到广州。前后共用十五年,途经三十国,这在佛教史上是少见的。为详述此番经历,他在义熙十二年(416) 著成《历游天竺传记》一卷。成为中国古代**部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斯里兰卡等国风土人情、佛教发展的游记著作,是研究古代印度诸国历史、宗教、地理的重要资料。《佛游天竺记考释》是岑仲勉是民国期间对这一名著的研究考释,因其见识之广博,发现和研究问题之大胆与精细,见解独到,此书获得较高的学术评价。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作品提示:《佛游天竺记考释》的作者是岑仲勉,作品行文流畅,内容丰富,读完使人受益匪浅,若您喜欢本书,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记得购买纸质图书,以示对作者岑仲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