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9高分力荐:年度必读人物传记,不容错过!
本书简介: 北大研究生刘媛媛说,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让你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可可·香奈儿坎坷而传奇的一生,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她身上被猎奇者与崇拜者贴满了标签,诸如:时尚设计师、香奈儿帝国的开创者、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0人之一,英国首富的情人、包养俄国王子的女人、独立女神、优雅的代名词、间谍、金句女王、成功人士的典范、欧洲最有灵气的女性、慷慨的艺术赞助人、强悍的独裁者、时代的叛逆者……获得如此多的赞誉和成就,但你知道吗?她出生寒微,是贫民窟的私生女。从寄人篱下,受尽冷眼的农村孤儿,到万众瞩目的时尚女王,她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她是如何做到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人生,看她如何缔造奇迹!01出生卑微,顿悟生活沉重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是,香奈儿降生的家庭属于后者。“我的一生是无限延伸的童年……我想没有谁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残酷。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生活是一件沉重的事情。”晚年的香奈儿,名满天下,富可敌国,但当她回顾起自己童年的苦难时,依然为之唏嘘。她这一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香奈儿是流动商贩的女儿,生于“综合救济院”,这是平时用来救助麻风病人的医院,只有贫民区的妇人才会去那里生孩子。香奈儿的父亲阿尔贝是个浪子,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常常不见影踪。香奈儿的母亲让娜生了五个孩子,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去当店员,当佣人,没日没夜的工作,她们一直不停地搬家,在各个集市讨生活。她们租住在贫民区,寄人篱下,受尽冷眼。在香奈儿的童年记忆里,她和兄弟姐妹们从未吃过一餐饱饭,似乎永远都是饥饿的。母亲从外面带回来的食物,也都是像石头一样硬的面包。母亲赚不了几个钱,父亲常年外在,根本指望不上,她们一直都是靠舅舅和姨妈们的救济才得以存活。稍大一些,懂得穿针引线,香奈儿就开始和姐姐一起给家人缝补衣物。一家人的衣服永远都是破旧的,他们没有钱买粮食,没有钱交学费,更没钱买衣服,因此常常遭到人们的嘲笑和讥讽。1895年冬天,母亲让娜患上肺结核,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寒冬。12的少女,痛失至亲,香奈儿心里充满了痛苦和委屈,迷茫,无助似藤蔓般席卷了她。母亲曾告诉过她:“认命吧,孩子。虽然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但总有一些人,生来就没有翅膀。”“如果生来没有翅膀,那就自己长出一双来!”香奈儿眼神坚定地说道。后来,她终于明白,如果不长出自己的翅膀,那么她必将会跟她的父母一样,生活在底层中,没有尊重,没有自由,没有爱,没有钱,屈辱活命,苟且偷生,终其一生,形同蝼蚁。她彻底看清命运:想要摆脱贫困,步入另一个阶层,就注定要承受生吞活剥的痛苦。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但她不怕苦,不怕痛,不怕孤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童年时代她就明白,这个世界上,金钱或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自由,富足,是她最大的向往,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要得到它!02被高墙幽禁的6年青春时光母亲去世后,香奈儿只能和兄弟姐妹寄住在姨妈家等待浪子父亲的归来,在此期间,她们经常遭到姨妈的殴打和谩骂。她无时无刻都期待着父亲带自己脱离苦海,没想到再见父亲,却被他无情的抛弃——他把香奈儿送进了奥巴辛的修道院。12岁的少女,失去至亲,在最需要家庭温暖的时候,却遭到父亲的遗弃,至此无依无靠,彻底沦为一个孤儿。不由感叹造化弄人,此时的香奈儿,心里必然充满了无奈与苦涩吧!修道院位于科雷兹省的一座高原上,四面群山环绕,森林延绵,一道高大的石墙将它与世隔绝。院里住着天主教的修女们,她们收养失去父母的孤儿,并教给孤儿们谋生的本领。清晨,她们穿上朴素干净的制服,穿过漫长冰冷的石阶去教堂里参加弥撒。白天,她们需要上缝纫课或是文化课,几乎日日如此。香奈儿勤奋好学,心灵手巧,有缝纫的天赋,因为她曾帮母亲做过许多针线活,所以学得非常快,深得负责缝纫课的修女喜欢。虽然高墙幽禁了她的青春,但那个黑白分明、干净、冷清的地方,也让她学到了使自己出类拔萃的缝纫本领,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那个枯燥又严苛、温情又安宁的地方也让她明白,生而为人,就必须拥有守护天赋的能力,然后再用天赋去磨炼技艺,用技艺,去为自己创造喜欢的生活。如果,命运是一条河流,想要不被遗弃,不被轻视,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船和桨,缝纫,就是香奈儿的船桨。想要抵达自由,唯有自度。03阅读使她精神自由西方国家有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read.意思是说,你读什么书,你就是什么人,你读过的书籍,构成了你。决定你是什么人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你所读的书,因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由她读过的书籍塑造。在与世隔绝的修道院里,除了日复一日地做弥撒,上文化课,学缝纫,香奈儿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成了她灵魂的栖息地。修道院的文化课培养了香奈儿对文学的兴趣,她喜欢阅读,热衷于去探究书本里构筑的世界,因此她常常会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图书馆看书。院长希望女孩子们多读赞美诗,她认为其他图书隐藏的诱惑太多,于女孩们并无益处。香奈儿的常规操作是,将闲书偷偷藏在裙子里,一路小跑,穿过铺满鹅暖石的走廊跑去卧室,然后如饥似渴地阅读。阅读是她在高墙之下,为自己创造精神自由的一种方式。是书籍的力量,让她在被禁锢的日子里,心底生出了花。她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乐死不疲,仿佛通过文字的指引,就可以穿行至另一个世界。在修道院的6年青春时光,书籍成了她最好的伙伴,陪伴她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书籍使她精神自由,也让她从心底生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她对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即便在后来,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她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04初露头角,大放异彩,名满天下18岁,香奈儿离开了修道院,选择去圣母玛利亚教会学校深造。香奈儿没有钱交学费和寄宿费,便只能用课余时间的杂役工作来交换。在教会学校,像香奈儿这样由慈善资助入学的学生,地位是极低的,既不能上钢琴课,也不能穿漂亮的校服,总是有干不完的活,经常沦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放假时,她常常去大姑姑露易丝家学习,在她家,香奈儿第一次看到很多半成品帽子。香奈儿在露易丝家里学会了装饰帽子的手艺,她用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试着装饰了一顶帽子,受到了露易丝盛赞。后来,为了经济独立,她开始设计帽子,才华与独立人格初露头角。遇到朋友卡柏后,她来到巴黎,获得进入时尚界的门票。1910年,巴黎康朋街服装店开业,店主是巴黎最年轻的时尚设计师,这一年,香奈儿27岁。香奈儿简约,脱俗,别致,超前的设计理念,使得新店生意红火,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她每天都在高强度工作,无瑕顾及其他。后来,她成为了法国第一个穿裤子的女人,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时尚革命。1910年10月,《戏剧画报》上刊登了两张香奈儿的照片,附言:“巴黎崭露头角的时尚设计师,她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格调。”女演员多扎特是香奈儿的忠实客户,她穿着香奈儿设计的服装登上了法国最具影响力且备受上流社会追捧的《时尚》杂志,这翻操作让香奈儿的声誉更上一层楼。媒体评价道:“越来越多的漂亮女性爱上了可可·香奈儿那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她的想象力是如此具有启迪性。简约的款式,优美的线条……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实质上,体现了自信和精致的品位。”20世纪20年代,巴黎时尚大师保罗·波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一段话:“我承认,那个时候,我们都不曾真正提防过那个“男孩头’,认为她根本不足以成为我们的对手。然而很遗憾,我们都错了,她好像拥有某种魔法,可以不断地从她那顶魔术师的小帽子里变出各种各样的精品来。她不断创造着时尚,冲击着巴黎。”保罗·波烈所说的“我们”,就是垄断巴黎服装业的那些“时尚巨头”。“男孩头”指的是当时留着短发的香奈儿。时尚记者们称香奈儿是“眼光独到的青年艺术家”,并预言她不久将在时尚界占据主导地位。至此,香奈儿在时尚界崭露头角,大放异彩,成为时尚界最耀眼的一颗星辰,名满天下。05跌至谷底,古稀之年王者归来1931年春天,经济危机来袭,奢侈品生意首当其冲。康朋街31号和各地分店的订单纷纷被取消,香奈儿只能将店里的商品全部打折出售,以此维持公司运转。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军队进攻波兰。1940年2月,丹麦和挪威沦陷,法国北部开始遭遇空袭,无数巴黎的男性应征入伍,包括香奈儿公司的男性职员。香奈儿也做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她关闭了香奈儿时装公司,解雇了所有员工。直到1953年,刚过完70岁生日的香奈儿决定重返巴黎,正式复出。发布会定在1954年2月5号,大家纷纷猜测:沉寂15年,130套服装,香奈儿会以什么颜色打头阵?没错,依然是永恒的黑色。大家都认为香奈儿固步自封,已是江郎才尽。在稀稀拉拉的略带礼貌性的掌声中,发布会结束了。第二天清晨,全法国的报纸都在评论香奈儿的时装发布会。英国《每日快报》的记者毫不留情:“香奈儿人生中的一次败笔。表演结束后,大家都不好意思彼此对视,可怜的香奈儿,真为她感到难过。”还有人写道:“香奈儿的模特都是一群呆鹅。”“香奈儿的那些服装用来打扫办公室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是我看过的最为凄凉的发布会。何必呢,香奈儿那个老太太。”就在英、法两国媒体对香奈儿进行冷嘲热讽甚至人身攻击时,美国媒体却对香奈儿的发布会大为赞赏。美国《时尚》杂志和《服饰与美容》都认为香奈儿的回归是一场时尚界的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美国销量第一的《生活》杂志为香奈儿留了四个黄金版面,欢迎王者归来:“世界最著名香水背后的女士终于登台亮相了,她的影响力早已经渗透了每一个角落。”法国《时尚》杂志也向香奈儿抛出了橄榄枝。法国导演阿兰·雷奈表示,一定要邀请香奈儿为自己的电影女主角设计戏服,还要让那些女演员去向香奈儿请教,如何保持自信与优雅。香奈儿再一次成为电影导演们竞相邀请的设计师。她的顾客遍布全球,从巴黎大剧院到百老汇舞台,从欧洲名流到好莱坞明星,甚至是白宫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竞选总统之前,就曾穿着香奈儿的套装登上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1957年9月,七十四岁的香奈儿获得了尼曼·马库斯时尚杰出贡献奖。在美国,香奈儿永远是超级巨星。东山再起,王者归来——香奈儿成功了。她被尼曼·马库斯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师”,也就意味着,她再次登上了时尚女王的宝座,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撼动。遭遇事业滑铁卢又怎样?沉寂15年又怎样?强大如香奈儿,即便已是古稀之年,只要她想,她依然是时尚界最闪耀的明星!06写在最后纵观香奈儿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崎岖,但每一次,她都用顽强的生命力,向我们显示了人生的万种可能。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有独立,才能抵达自由。唯有强大,才能活出自我。如果生活不曾善待你,那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来没有翅膀,那就自己长出一双来!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自由,金钱、爱情、美貌、地位、名声等世间女人渴慕的一切,香奈儿看似开挂的人生,背后其实充满了心酸血泪。读完书你会发现,她一直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去付出最大的努力。她的梦想,是自由,为此她愿付出任何努力和代价。她曾从巅峰跌落谷底,被迫远走他乡,度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品牌近乎寂灭。她身上有着无法复制的辉煌,所有通往成功的必备品质都能在她身上找到:内核稳定、极度自律、狼性、野心、永不服输、自我觉醒……但比辉煌更可贵的,是她一路逆流而上、披荆斩棘,70岁高龄依旧拥有东山再起的果敢与毅力。她说:“没有人可以打败我,除了我自己。”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终其一生,我们真正的敌人,唯有自己。只要你持续努力,坚持到底不放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获得想要的自由。香奈儿可以,我们也可以!没有踏足其上,没有同命运搏斗过,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呢?诚然,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她的万分之一,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的人生!生活,充满希望,未来,无限可能,不是吗?点亮在看,愿你我从香奈儿的故事中,汲取到力量和智慧,勇敢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品提示:《豆瓣9.9高分力荐:年度必读人物传记,不容错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作品行文流畅,内容丰富,读完使人受益匪浅,若您喜欢本书,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记得购买纸质图书,以示对作者著名作家的支持。